未清期间:简单的说就是为计划员提供了一个提前处理的缓冲期。在逆推排产的逻辑下,比如MRP创建的计划订单开始日期是5日,未清期间是3天,那么假如当前日期是1日,就还没有进入未清期间,此时计划员就没必要这么早处理计划订单,而如果当前日期是3日,就在未清期间里了,此时在MD04中会有一个例外消息05产生,用来提示计划员可以去将这张计划订单转换成生产订单或者采购申请了,这样就可以给计划员充分的时间来处理订单。如果没有未清期间,直到5日都不会有任何提醒,到时候再来处理就有可能来不及了。
产前、产后缓冲时间:就是有些产品生产的时间可能不一定按设定的那样准确,允许生产前或后有一定的浮动,比如产前2天,产后1天,这样自制生产时间为2天的产品,只要在5天内生产出来都是允许的。这个字段的设置是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的,但是感觉真正会用的企业不太多。(kantar W:产前,理解成发料时间,有些料到货不是那么准确,给生产做缓冲。产后,有些料需要报废或者退料,也给生产预留缓冲时间)
下达期间:如果没有下达期间,那么系统计划的下达日期就是订单的计划开工日期,也就是说计划员刚下达就必须开始生产了,而如果设置了2天,那么计划员就可以提前2天下达,车间接到下达的订单就可以有一定的提前准备时间。这些字段都没有什么限制作用,只是给计划一些灵活性和容余罢了。
至于向前和向后消耗,那是计划独立需求如何被销售订单冲减的概念了,跟计划边际码没关系。比如消耗模式是向后消耗5天,那么假设预测的独立需求是10日要生产100,如果在12日接到一个40的销售订单,也可以当作预测准了,那么未完成的预测就只有60了。类似的向前消耗,就是实际订单如果早于预测日期,是否也可以认为是预测准了,可以冲减预测。因此消耗模式都要和逆向消耗期间或向前消耗期间搭配使用,以确定与预测日期相差多少天内的订单都可认为是预测的数量得到了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