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莱特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53|回复: 0

SAP MM 物料过账差异分析

[复制链接]

36

主题

37

帖子

331

积分

2021组

Rank: 3Rank: 3

积分
331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1-1-4 04: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AP的差异来源分成以下几类:


1、 物料移动产生的差异
A、 PO收货时,物料采购价格和标准价格不同产生差异。
配置:
OBYC-PRD-NONE 成本价格差额
凭证:

Example:
PO采购原材料800800,100个,单价为1.2元。但是原材料800800的标准成本为1.1元。
那么MIGO(101)收货的时候就应该产生如下凭证。

DR:材料差异 10 RMB <资产类科目,月末出具财务报表时属于存货>

原材料 110 RMB

CR:GR/IR 120RMB


B、 物料转移过账,如301/309,转出物料和接收物料价格存在差异。
配置:

OBYC-AUM存货专用费用/收入

AUM配置当货物在不同的工厂间移动的时候所产生的相关成本科目。


根据不同的移动类型的一般修改(Generalmodification)去确定科目,可能有的公司用901去做物料转移过账,那么就通过901的一般修改(General modification)去配置相应的科目。对方科目一般为存货。
Example:
使用MB11(309)把物料100公斤800800转为100公斤900900,物料800800标准单价为2元,物料900900标准单价为3元。那么转移以后会生成如下凭证:

DR:存货300 RMB

CR:存货 200 RMB-

CR:原材料-价格变更差异 100 RMB -<资产类科目,月末出具财务报表时属于存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发票校验时产生的差异

A、 发票上的价格和收货时的价格存在差异。
配置:
OBYC-PRD-NONE
这里一般是存货的差异科目,如材料差异科目。
但是这是基于标准成本的材料,如果是移动平均价的话,下面会讲到!
Example:
PO采购原材料800800,1000个,单价为1.2元。MIGO收货时按照PO价格收货,但是发票价格为1.1元,在发票校验时数量也是100,如果数量不是100就不会如此处理了。
凭证:

MIGO:

DR:原材料 1200 RMB

CR:GR/IR 1200- RMB

MIRO:

DR:GR/IR 1200

CR:应付账款 1100- RMB

原材料采购差异 100- RMB <资产类科目,月末出具财务报表时属于存货>


B、 发票存在小差异,如几分钱或几毛钱的差异。
OBYC-DIF
这里的差异是未超过发票价差容限的金额 (OMR6中定义Tolerance Limit)
都会过账到DIF定义的科目里去!
Example:

发票比收货金额大1元,假设发票12501元,收货12500元。那么在发票校验时会产生如下凭证:

DR:GR/IR 12500 RMB

CR:应付账款 12501- RMB

采购差异-发票小差异 1- RMB


C、 从收货到发票校验这段时间内,由于汇率的变化所引起的差异。
OBYC-KDM
这是由于收货的时候和发票校验的时候差异不同所引起的差异。
Example:

PO 物料800800 1000公斤 单价 1.5 USD

GR: 10000公斤 单价1.5 USD Exchangerate: RMB:USD=1:0.6123

DR:原材料 15000 USD <10000*1.5*6.123 = 91845 RMB>

CR:GR/IR 15000 USD <10000*1.5*6.123 = 91845 RMB>

IR: 10000公斤 单价1.5 USD Exchangerate: RMB:USD=1:0.6223

DR:GR/IR 15000 USD (10000*1.5*6.223 = 93345)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0 USD (1500RMB)

CR:应付账款 15000 USD (10000*1.5*6.223 = 93345- RMB)

GR/IR 0 USD (1500RMB)

记得月末使用F.13去清GR/IR。


3、 价格重估产生的差异
CK40N或MR21对物料的成本重估时,由于重估前后存在差异。(前提是该物料有库存)。
配置:
OBYC-UMB
Example:

某半成品800800上月价格为12元/公斤,当月重新成本估算,价格为13元/公斤,如果估算的时候库存还有1000公斤

DR:存货13000 RMB

CR: 存货12000- RMB

价格变更差异 1000- RMB


4、 生产订单差异
由于生产订单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存在差异,所以CO88结算订单时,系统会产生差异凭证。
OBYC-PRD-PRF
一般为工单产出差异,CO88结算订单的时候会产生此凭证,每张订单一张凭证。
Example:

某工单目标成本为 12000元,实际成本为13000元(肯能由于材料投入过量或人工成本提高等原因)

一般完工入库凭证如下:

DR:存货 12000 RMB

CR:生产成本产出 1200- RMB

月末经过实际成本计算、差异计算,使用C088结算会根据此工单产生如下凭证:

DR:工单结算差异 1000 RMB

CR:生产成本产出 1000- RMB

二、如果原材料采用移动平均价管理

1、物料移动产生的差异


A、PO收货时,采购价格和移动平均价不同产生差异。
一般不会产生差异,直接更新材料的移动平均价,更新库存。
Example:

物料800800 当前移动平均价 1.1元/KG 当前库存为1000KG

PO 物料800800 500KG 价格为1.2元/KG

那么MIGO收货时

DR:存货 600 RMBCR:GR/IR 600 RMB

并且此时的移动平均价为 (1000*1.1+500*1.2)/(1000+500) = 1.14元


B、物料转移过账,如311/309,转出物料和接收物料价格存在差异。

根据不同的移动类型的General modification去确定科目,可能有的公司用901去做物料转移过账,那么就通过901的General modification去配置相应的科目。对方科目一般为存货。
<同标准成本法处理>  


2、发票校验时产生的差异。


A、发票上的价格和收货时的价格存在差异。 这里分两种情况:


1、如果发票校验的数量<=当前库存数量
那么系统会把这个差异打到存货中,并更新物料移动平均价。

2、如果发票校验的数量>当前库存数量 那么系统会把这个差异分成两部分:

发票总差异*(当前库存数量/发票校验数量),这部分金额进存货,并更新移动平均价。
发票总差异* (发票校验数量-当前库存数量/发票校验数量),这个差异进入采购差异科目。

(OBYC-PRD-NONE).

Example:
物料 800800 当前无库存PO 800800 10KG 单价 1元
MIGO:

DR:存货10 RMB

CR:GR/IR 10- RMB
此时物料移动平均价为 1元物料800800领用4KG。

DR:费用 4 RMB

CR:存货 4- RMBMIRO:10KG 单价2元。

DR:GR/IR 10
存货 6 RMB 10*(6/10)
原材料采购差异 4 RMB 10*(4/10)
CR:应付账款 20- RMB
此时物料移动平均价为 (6+6)/6 = 2 元
至于系统如何实现如此变态的分配,暂时没找出配置方法和配置的地方。  


B、发票存在小差异,如几分钱或几毛钱的差异。

OBYC-DIF
这里的差异是未超过发票价差容限的金额  (OMR6中定义Tolerance Limit)  都会过账到DIF定义的科目里去!
<同标准成本法相同处理>  


C、从收货到发票校验这段时间内,由于汇率的变化所引起的差异。

OBYC-KDM
这是由于收货的时候和发票校验的时候差异不同所引起的差异。


Example:
物料 800800 当前无库存PO 800800 10KG 单价 1 USD

MIGO:USD:RMB = 1:6

DR:存货10 USD 60RMB

CR:GR/IR 10- USD 60-RMB此时物料移动平均价为 6元物料800800领用4KG。

DR:费用 24 RMB

CR:存货 24- RMB

MIRO:10KG 单价1USD。USD:RMB = 1:7
DR:GR/IR 10 USD 70RMB

GR/IR O USD 10-RMB

原材料 0 USD 6RMB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0 USD 4RMB

CR:应付账款 10- USD 70-RMB
此时物料移动平均价为 66-24/6 = 7 元


3、价格重估产生的差异。
CK40N或MR21对物料的成本重估时,由于重估前后存在差异。(前提是该物料有库存)。
OBYC-UMB
<同标准成本法处理>,


存货差异科目记账处理

1. 存货差异产生原因和差异科目配置


(1) 标准价格:采购订单收货时,采购订单单价与物料的标准价存在差异,差异金额=采购订单金额/采购订单数量*收货数量与标准价格*收货数量,差异金额计入PRD(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空白->材料/商品采购科目或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 标准价格:发票过账价格差异,发票过账行项目金额与采购订单收货行项目金额有差异,差异计入PRD(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空白->材料/商品采购科目或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 移动平均价:当有库存时发票过账行项目金额与采购订单收货行项目金额有差异,差异计入BSX(存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移动平均价:当无库存或库存不足时发票过账行项目金额与采购订单收货行项目金额有差异,差异计入PRD
请看上图中PRD对应的科目


(5) 标准价格/移动平均价:发票过账抬头金额和采购订单收货总金额有差异,差异计入DIF(物料管理少量差异)




(6) 标准价格:309物料转移时转出物料和转入物料有价格差异,差异计入AUM(存货专用费用/收入)


(7) 标准价格:301不同价格同一公司不同工厂物料转储(PRD)


(8) 标准价格/移动平均价:MR21更改物料价格差异(UMB来自重估损益)


(9) 在冲销业务或外部提供金额业务(消耗库存)时,若当前库存数量和冲销业务以及外部提供金额业务的数量相同,且金额不同时,会将差异计入PRD


(10) 标准价格/移动平均价:511(免费收货)若外部提供金额,差异计入PRD


(11) 标准价格:生产订单结算时父件标准价格*数量的金额与投入料+供+费金额有差异,差异计入PRD


(12) 物料分类账底层到上层差异,单级差异分摊计入PRY(成本价格差额(总帐)),多级差异分配计入PRV(从低层价格差异得到的物料分类帐)


(13) 手工计入差异科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科莱特教育

GMT, 2025-4-19 00:18 , Processed in 0.048674 second(s), 25 queries .

福州科莱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729号-2

Copyright C 201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